使用道具 举报
Post by memory;1904908 kao,广告无处不再呀。 这类产品多的是,无非是给layer7-filter加了个图形界面而已。你可以试一下是否能够控制加密协议的bt。
Post by memory;1905451 ha,人家是卖硬件产品的,可不是啥开源的东西。
Post by tzredhat;1910350 kao,我怎么就成了做广告了?还整得个高手似的。不管玩linux玩网络的时间水平都不会比你差了。panabit你玩过吗?你知道是个什么东东?懒得说你了。
Post by memory;1910455 实在不好意思,没仔细看,还以为又是卖硬件产品的呢! 在此向你正式道歉,不要见怪呀! 刚看了一下,panabit确实是个好产品。
Post by kinggkl;1910570 tzredhat是个isp的技术总监这家伙有时候说话有点狂呵呵 panabit 100M的版本是免费的所以推荐大家使用。
Post by memory;1910871 是我失礼在先,不怪人家火大,哈哈。 我想大部分网管对p2p都是恨之入骨,虽然自己也经常用这些东西。p2p最大的问题是对带宽的过分消耗,严重影响其他网络应用的使用。 治理p2p的最好办法就是应用层分类,对不同应用分配不同的带宽。我记得当l7-filter出来时,曾经欢呼雀跃过一段时间,确实很管用,极大的抑制了p2p的使用。但好景没能维持多久,加密协议出现了,新种类的p2p应用出现了,逐渐的又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了。 p2p应用的作者肯定会研究网络中出现的限制,从协议识别技术上寻找突破口,我怀疑是否有一天会出现像变形病毒一样的东西来,使得协议分析无从下口,或者伪装成其他的协议来来骗过协议分析程序等,到那时也就无从分类了。 目前,应用层分类是个好办法。但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持续稳定的对协议特征库的更新,也就是对新出现的应用协议和改进了的协议不间断的分析,才能达到分类的目的。还没来得及对panabit做研究,不知特征库更新这块是怎么做的呀?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