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10-18 23: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poet;1890703
有个研究课题似乎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做论文?
当然从实践上来说,我很难看到它的价值。我认为这个设想可能来源于在学校公共机上网的环境,某些人希望能够在所有机器上都能够方便的使用自己习惯的程序和习惯的桌面配置。
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就已经存在矛盾。
1。大多数“普通用户”对定制自己的应用程序并无兴趣,我见到太多的人的windows桌面都是蓝天白云,应用程序也就是千篇一律,也就是说这些主流大众对自己定制应用程序甚至定制界面都完全没有兴趣。
2。因为喜欢定制的人只占所有计算机用户群体的小部分,所以楼主的这种操作系统不能流行。
3。因为楼主的操作系统不能流行,那么“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就成了空谈。在自己机器上做实验似乎可以,换台机器没有这个操作系统就不行了。
就目前而言,U盘系统显然有价值得多。
我一个4G的U盘,装了一个系统,出外随便插,只要是支持USB启动的机器都可以启动我的U盘,然后里面全是我自己的系统自己的程序,这个方案其实比楼主的方案实用。因为并不依赖目标机器的任何软件,只依赖硬件。——换句话说,这是个“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
有了“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我们还需要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做什么呢?
google的chrome给了人很多思考,网上搜过一些评论,有些人认为操作系统的概念将会弱化,操作系统本身将会消亡,应用程序本身就是王道。用户最关心的是应用程序,而不是操作系统。——当然这个说法比较激进,不过我认为与其在硬件上保留一个操作系统,不如连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放到U盘上。
并不是为做论文,我已经毕业了很久了,而且我也没有发表论文的任务,这些都纯粹是为了从实践中提炼一些理论的东西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是为了提出一种系统模型,其实这种模型我也在本文的示例中做了演示。
1、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是没有太多兴趣去定制“应用程序”,我这个系统模型并不是让用户去定制应用程序,而是用户去定制他自己使用的系统中需要什么样的应用程序,用户的目标无非是用适合的软件去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我只是希望简化用户应用之外的事情。
2、是否能流行我不做预言,我也无法做出预言。
3、这种模型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机器或者没什么“历史负担”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用处,我是不求其一定成为主流,只是希望能有所用处。
U盘系统是不错,可惜目前的U盘系统中的应用用户不太容易更改。我这个系统模型并没有规定基本系统一定要在硬盘中,所以并不和U盘系统冲突,完全可以制作一个支持U盘启动的这样的“即插即用”的U盘系统,然后在配合用户的需求放几个独立的“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即可以解决携带问题又可以解决个性化问题,岂不快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