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Sir.cn,穿越时空的Linuxsir!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shell linux mysql
楼主: youbest

[理论探究]“应用的即插即用”型操作系统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8 16: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color="Red"]最紧要好玩!

飞豹大叔,

我看好你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2: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ti8er;1890668
孙兄的研究确实很深。

但是我很不明白的就是:

1、应用程序的即插即用有什么意义吗?
2、既然我有了电脑,那为什么我不把程序放在电脑硬盘里,而是放在U盘?
3、U盘我平时只是用来备份文档,空间都已经很紧,为什么还要放整个程序?
4、同时还要考虑不同系统的兼容,比如Linux和XP。。我要是只在U盘放文档或者MP3,那么在两个系统间,在不同的机器之间,我都可以使用。但是,我要是搞了个“即插即用的程序”,那么我到了XP下,我插U盘能自动放“美妙”的歌,开出所有的文档,用VIM来操作吗?

见解很肤浅,望见谅!


1、应用程序的即插即用可以算是一种系统使用的模型,这种模型的意义我觉得应该是提出了一种应用的使用方式。
2、是的,我虽然在文章中以U盘作为示例,但我也说明了这种方式并不一定只以U盘的方式来用,只是U盘的方式看起来更“即插即用”,这样的应用模式一样可以放在硬盘中(看成一个“绿色软件”?),也同样可以存放在网络上通过某种方式来访问。
3、有些特殊设备的存储空间是十分有限的,如果这样的设备还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利用额外的存储来存放程序似乎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4、你的问题很好,所以我在系统模型中特别把用户界面和组件管理器单独列出来,“应用程序的即插即用”这两者其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不可以在XP下做一个支持这种应用的界面和接口呢?

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poet;1890703
有个研究课题似乎是件有意思的事情,是在做论文?

当然从实践上来说,我很难看到它的价值。我认为这个设想可能来源于在学校公共机上网的环境,某些人希望能够在所有机器上都能够方便的使用自己习惯的程序和习惯的桌面配置。

然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似乎就已经存在矛盾。

1。大多数“普通用户”对定制自己的应用程序并无兴趣,我见到太多的人的windows桌面都是蓝天白云,应用程序也就是千篇一律,也就是说这些主流大众对自己定制应用程序甚至定制界面都完全没有兴趣。
2。因为喜欢定制的人只占所有计算机用户群体的小部分,所以楼主的这种操作系统不能流行。
3。因为楼主的操作系统不能流行,那么“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就成了空谈。在自己机器上做实验似乎可以,换台机器没有这个操作系统就不行了。

就目前而言,U盘系统显然有价值得多。
我一个4G的U盘,装了一个系统,出外随便插,只要是支持USB启动的机器都可以启动我的U盘,然后里面全是我自己的系统自己的程序,这个方案其实比楼主的方案实用。因为并不依赖目标机器的任何软件,只依赖硬件。——换句话说,这是个“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

有了“即插即用的操作系统“,我们还需要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做什么呢?

google的chrome给了人很多思考,网上搜过一些评论,有些人认为操作系统的概念将会弱化,操作系统本身将会消亡,应用程序本身就是王道。用户最关心的是应用程序,而不是操作系统。——当然这个说法比较激进,不过我认为与其在硬件上保留一个操作系统,不如连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放到U盘上。

并不是为做论文,我已经毕业了很久了,而且我也没有发表论文的任务,这些都纯粹是为了从实践中提炼一些理论的东西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本文是为了提出一种系统模型,其实这种模型我也在本文的示例中做了演示。

1、对于大多数的用户是没有太多兴趣去定制“应用程序”,我这个系统模型并不是让用户去定制应用程序,而是用户去定制他自己使用的系统中需要什么样的应用程序,用户的目标无非是用适合的软件去完成他想要做的事情,我只是希望简化用户应用之外的事情。
2、是否能流行我不做预言,我也无法做出预言。
3、这种模型也许在某些特定的机器或者没什么“历史负担”的情况下会有一定的用处,我是不求其一定成为主流,只是希望能有所用处。

U盘系统是不错,可惜目前的U盘系统中的应用用户不太容易更改。我这个系统模型并没有规定基本系统一定要在硬盘中,所以并不和U盘系统冲突,完全可以制作一个支持U盘启动的这样的“即插即用”的U盘系统,然后在配合用户的需求放几个独立的“即插即用”的应用程序,即可以解决携带问题又可以解决个性化问题,岂不快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athurg;1890734
套用一句话:豹兄的境界已然不一般,做系统上档次。

不过理论有时候总结出来比创造出来更合适。

个人愚见

我是一向认为理论从实践中来,同时也要应用到实践中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cover;1890818
这不就是 未来网吧应用的雏形吗???
不敢这么说,不过这样的系统实现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lovingwss;1891135
youbest出手就是好文哪,应该赞一下。
尤其是“功能”说,也颇为合理——君不见linus本人也是认为学校机器不能同时为更多的终端提供服务,而自己动手搞出linux的吗。用户需求什么功能,然后才会有研究者或商家进一步投入研发的实践。当然,用户需求的功能也是可以被引导,apple一直这么干,而且干得还不坏。
至于应用的pnp os,我个人看了之后大致觉得同所谓的瘦终端、胖终端也有区别,基本上属于高度可定制的、用户偏好型的个人服务体验。然而这种想法其实需要有一个坚实而稳固的基础,即所有的操作系统应该提供一致性的底层兼容服务,如同电网的思想:不管你是柴油发电,还是火电核电,甚至太阳能电生物能电等等,只要上了电网,那就是普通电流,可以被任意利用而不存在界限。前几年火热的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也是想达到同样的目标。
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整个事情才会变得有意义,不至于演化成沙滩上的金字塔;也只有在这种底层通用环境下,才能谈论pnp os的可实现性——然而,这点很难。

是的,我知道这个比较难,所以我现在正在尝试在一个没有太多“历史负担”的机种上去实现这样的系统,这样也许能够一开始就在这样的机种上建立起这样的标准,那么也许会比较容易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Post by epingnet;1891481
1,现在的硬盘已足够大,速度也远比U盘快,为什么这些应用程序或服务还需要存放在U盘上?
2,所谓即插即用也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系统的运行,U盘插上后再读取U盘的程序运行,这种系统的使用方式对用户来说他为什么要采用,你的这种方式有什么独特的优势能吸引用户?

1、现在也有一些机器的硬盘或者本地存储空间并不富裕,例如现在使用固态硬盘的一些笔记本,存储容量相当有限,那么是否可以考虑U盘,而且本文中我只是将U盘作为一个例子,应用程序完全可以安装到硬盘中,我所探讨的核心是“即插即用的应用”这样的应用模式或者机制,至于应用是在硬盘还是U盘并不重要,甚至可以把应用程序放在网络上(更容易控制验证),这些是无所谓的。
2、谈不上优势,不过是一种不同的体验模式,也许有人喜欢也许有人不喜欢,但这不是模式的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系统越来越复杂,所以制作一个系统需要相关的理论来指导,我虽然目前还没有能力去处理复杂系统,但我在不断的努力学习和研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发掘和组织其中的原理性的东西,希望能从中能够发现一些理论性的东西,我写这篇文章正是我向这个方向努力的行为。
  目前我感觉国内研究操作系统的人不少,但是研究如何组织一个操作系统的人似乎不太多,也许我可能还没接触到这个层次,所以我尝试的去做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且对于这样的理论研究一般会要结合到实践中去,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8 23: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这个模型中将“服务”放在了核心位置,我觉得一个没有服务的系统是不会存在太长久的。
  另外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谢谢!:-)

  这篇文章所设计的系统模型已经在一个我策划的一个没有太多“历史负担”的系统中去实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19 0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没看到,
有点类似微内核的感觉,然后userspace来处理其它东西。
当然,youbest的设计似乎更伸入了,就是userspace的东西还要PnP才行。很赞的想法,就是不知道实现起来会如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